清理修补,必要时重建
关于混凝土涨模剔凿后露筋的处理方案,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处理原则
-
清理基层 :彻底清除露筋部位的松散混凝土、铁锈及杂物,确保基层坚实牢固。
-
修补加固 :根据露筋程度选择打磨修补、更换钢筋或重建混凝土,确保新浇筑混凝土与基层有效结合。
-
预防为主 :加强模板支护、钢筋绑扎规范,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具体处理方法
-
表面清理与除锈
- 用除锈剂清除钢筋表面锈迹,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但无明水。
-
修补露筋部位
-
轻微露筋 :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表面找平收光。
-
严重露筋 :剔除薄弱混凝土至基底坚硬,用高一级标号混凝土(如豆石混凝土)捣实。
-
-
模板加固与预防
-
检查模板安装是否牢固,对下沉或变形的模板进行加固。
-
混凝土浇筑时避免过度振捣,防止模板移位。
-
-
养护措施
- 修补后洒水养护7天,确保水泥砂浆充分凝固。
三、注意事项
-
若露筋伴随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需同步处理。
-
重建混凝土时,应比原设计提高一个等级(如C30→C35)。
-
模板支护应符合规范,避免因缺边、掉角导致钢筋外露。
四、质量验收
-
模板安装验收:检查垂直度、水平度及密封性。
-
混凝土浇筑验收:观察振捣密实度、表面平整度。
-
修复部位强度检测:按设计要求进行抗压、抗拉试验。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修复露筋问题,确保结构安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