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泌水”与“离析”是两种相关但不同的现象,它们在混凝土工程中经常被提及,并且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下面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
- 定义 :
-
离析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组成材料(如粗骨料和细骨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以抵抗重力作用,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的现象。离析通常表现为粗骨料与砂浆相互分离,密度大的颗粒沉积到拌合物的底部,或者粗骨料从拌合物中整体分离出来。
-
泌水 :是指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等过程中,由于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至混凝土表面的现象。泌水通常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并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容易产生起皮、剥落等问题。
- 成因 :
-
离析 :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颗粒尺寸存在显著差异,以及配合比的细微调整,导致在重力和外部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发生相互分离。
-
泌水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差,无法有效抵抗粗骨料下沉,使得水分从混凝土内部析出到表面。
- 影响 :
-
离析 :会破坏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导致混凝土各部分的性能存在差异,可能引起混凝土内部或表面出现缺陷,如裂缝、空洞等,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关键性能。
-
泌水 :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容易产生起皮、剥落等问题。泌水还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分布不均,引起干缩裂缝,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
- 对策 :
-
离析 :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确保搅拌时间,控制好坍落度和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避免超过2米,必要时可采用溜槽、溜筒等辅助工具。
-
泌水 :应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控制水灰比,避免过稀的混凝土,及时进行振捣和抹面处理,防止水分在表面形成过多浮浆层。
总结:
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虽然都与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关,但它们的成因、影响和对策不同。离析主要是由于粘聚力不足导致的成分分离,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结构;泌水则是由于粘聚性和保水性差导致的水分上浮,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和内部湿度分布。两者都需要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