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水离析、蜂窝麻面、裂缝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
泌水和离析
- 砂率偏低或含泥量大导致保水性差,拌合水析出表面形成泌水,进而引发分层和堵泵风险。 - 解决措施:提高砂率、降低含泥量,合理控制胶凝材料总量。
-
蜂窝麻面
- 振捣不实或漏振导致混凝土未充分密实,模板缝隙过大造成水泥浆流失。 - 解决措施:规范振捣操作,确保模板拼缝严密,接缝宽度超过2.5mm需填封。
-
裂缝产生
- 收缩应力(水化热)、温度变化及施工缝处理不当引发裂缝。 - 解决措施:优化配合比(降低水灰比)、加设伸缩缝、严格控制施工缝质量。
-
露筋和麻面
-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或振捣不实导致钢筋外露,模板湿润不够或漏涂隔离剂引发表面缺陷。 - 解决措施:增加垫块密度、确保气泡排除后再振捣、改善模板湿润条件。
-
模板漏浆与支撑问题
- 模板缝隙未封严或支撑体系不稳定导致漏浆、变形。 - 解决措施:提前清理模板黏浆、加固支撑体系、选用密封性能好的模板。
二、施工控制要点
-
振捣管理
- 采用“快插慢拔”法,棒距40cm且不少于40秒,避免漏振和过度振捣。 - 转动泵管时清理洒落混凝土,防止初凝后形成蜂窝。
-
配合比优化
- 根据设计调整水灰比,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减少细颗粒含量。 - 流态混凝土需控制泌水,避免离析分层。
-
施工缝处理
- 选择合理位置,清理接缝表面,宽度超过2.5mm需填封,梁筋密集时调整石子粒径。 - 施工缝处二次找平,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
养护措施
- 及时覆盖保湿,避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确保强度达标。 - 大体积混凝土需专项养护方案,控制温度应力。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振捣器、泵管等设备,避免因故障引发漏振或堵管。- 规范操作 :施工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按规范流程操作。- 环境控制 :高温天气需降温养护,低温环境需保温防冻。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问题,提升工程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