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医嘱漏签名的原因可从人员、流程和管理三个层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一、人员因素
-
医生方面
-
医生未及时打印医嘱或遗忘签字,常因紧急情况离开岗位、工作繁忙或未将病历放置在手边;
-
医生未主动告知护士医嘱内容,导致护士执行时遗漏签名。
-
-
护士方面
-
护士因工作琐碎遗忘签字,或因临时任务未及时处理医嘱;
-
执行医嘱时未遵循“谁执行谁签名”原则,导致责任不清。
-
二、流程与制度因素
-
医嘱管理不规范
-
医嘱打印不及时或病历未随医嘱同步更新,导致护士无法核对;
-
临时医嘱交接班不到位,下一班护士未及时获取最新医嘱。
-
-
责任制度缺失
-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未对医嘱执行流程进行严格考核;
-
对于漏签行为未明确处罚措施,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
-
三、其他原因
-
文书书写问题
-
体温单等辅助记录不整洁、绘制失真,影响医嘱核对效率;
-
医嘱内容复杂导致护士理解偏差,增加漏签风险。
-
-
应急情况处理不当
- 突发情况时医嘱调整未及时补签,如重新换药、调整用药剂量等。
整改建议
-
优化流程
-
实施医嘱电子化管理,实现医嘱打印与病历同步更新;
-
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确保医嘱传递及时准确。
-
-
强化培训
-
定期开展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减少因书写错误导致的漏签;
-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明确“谁执行谁签名”的执行标准。
-
-
完善监督机制
-
设立医嘱审核岗位,对医嘱执行全程进行监督;
-
建立漏签追溯机制,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临时医嘱漏签率,保障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