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判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评估类型与目标
-
过程能力评估
针对具体软件过程的成熟度进行评估,关注流程规范性、资源管理、缺陷控制等要素。
-
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估
评估组织整体软件能力,判断其过程改进程度,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估类型。
二、成熟度等级划分
CMMI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
-
初始级(Initial)
过程无序,项目成功率低,缺陷率高,依赖个人能力。
-
可重复级(Repeatable)
建立基本项目管理流程,可复用经验,但无法系统化。
-
已定义级(Defined)
形成标准化流程和工程规范,项目执行可预测。
-
已管理级(Managed)
实现流程量化管理,具备资源优化和风险控制能力。
-
优化级(Optimized)
关注持续改进,预防缺陷,提升过程效率。
三、评估流程与方法
-
自评与申请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等级自评,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
-
文档审查
评估团队审查项目文档,包括流程手册、质量规范、项目记录等。
-
现场评估
通过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方式,验证流程执行情况。
-
量化指标分析
收集过程数据(如缺陷密度、交付周期、资源利用率等),进行量化分析。
-
等级判定
根据文档审查、现场评估和量化结果,综合判定成熟度等级。
四、关键评估要素
-
过程规范性 :流程是否文档化、标准化。
-
资源管理 :人员职责明确、权限合理。
-
质量保障 :缺陷率低、交付质量稳定。
-
持续改进 :能根据反馈优化流程。
五、认证周期与价值
-
周期 :通常需1年左右完成。
-
价值 :提升项目成功率、降低风险、增强客户信任,部分认证体系(如CMMI5)在招投标中可获2-7分加分。
总结
CMMI通过系统化的评估流程和多维度的成熟度指标,帮助企业量化改进软件开发过程。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评估路径,并持续优化流程以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