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病症,需要及时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调节心率:
- 心率缓慢:静脉注射抗副交感神经药物阿托品0.5~1.0mg,或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0.5~1.0mg/250ml),使心率增快,增加心排血量。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溶液,或应用起搏器增快心率。
- 室性心动过速: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如数分钟内未见成效,须行电击转复心律。
-
调节心脏前负荷:
- 输血补液:增加血容量,从而增高心室充盈压。
-
增强心肌收缩力:
- 静脉注射10%氯化钙:可有即刻效应,但作用短暂。
- 静注毛花苷C(西地兰):在心率增快的病例,如血钾不低,可静注毛花苷C。
- 持续滴儿茶酚胺类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率,大剂量可使血管收缩。
- 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于β肾上腺能受体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并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排血量,但应注意此药可引起心律失常。
-
减低左心后负荷:
- 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降低动脉压、肺动脉压、左房压等,从而影响心排血量。
机械辅助支持
- 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ECMO或心肺科设备进行手术,以提供心脏和肺部的支持。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纠正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减弱,需要及时纠正。
其他治疗
- 针对病因治疗:如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等。
治疗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