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妊娠阶段进行个体化方案调整,目前尚无药物可实现“根治”,但可通过以下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并改善症状:
一、药物治疗方案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常用药物:泼尼松、甲泼尼龙。
- 作用: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因子,减轻蛋白尿及水肿。
- 适用情况:轻中度症状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
免疫抑制剂
- 常用药物:环磷酰胺、霉酚酸酯。
- 作用:调节过度免疫反应,减少肾脏损伤。
- 适用情况: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型患者,需严格监测母胎安全性。
-
利尿剂
- 常用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 作用:缓解水肿和高血压,减少体液潴留。
-
降压药物
- 常用药物: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甲基多巴。
- 作用:控制血压,降低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风险。
-
辅助药物
- 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尤其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
- 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强血浆渗透压,减少水肿。
二、其他治疗措施
- 一般治疗:低盐优质蛋白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 终止妊娠:若病情进展迅速(如子痫前期、胎儿窘迫),需在妊娠36周后评估终止妊娠。
注意事项
- 药物安全性: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监测胎儿状况。
- 动态评估:定期监测尿蛋白、血压及胎儿发育,及时调整方案。
- 无法根治: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延长孕周,而非完全治愈。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药物选择需权衡母胎风险,不可自行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