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病因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晚期最常见的诱因,妊娠期高血压导致肾脏损伤,引发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肾病综合征表现。
- 肾脏基础疾病: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增殖性/膜性增殖性慢性肾炎、脂性肾病等;
- 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家族性肾炎等。
- 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免疫系统疾病可引发肾脏损害。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
- 中毒或药物损伤:重金属、药物(如青霉胺、海洛因)等肾毒性物质损害肾功能。
二、诱发因素
- 妊娠相关生理变化: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加重肾脏负担;
- 免疫异常:妊娠期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
- 感染或过敏:泌尿系统感染、食物/药物过敏等可能诱发。
三、其他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肾脏结构或功能缺陷;
- 血栓形成:妊娠高凝状态易导致肾静脉血栓,加重肾病综合征。
注:妊娠终止后多数患者病情可缓解,但需警惕严重并发症如肾衰竭、胎盘早剥等。建议孕妇定期产检,出现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