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导致血液pH值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紊乱。以下是对乳酸酸中毒的全面介绍:
1. 定义
乳酸酸中毒是指血液中乳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超过2mmol/L),并伴随血液pH值低于7.35的一种病理状态。乳酸是糖类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正常情况下,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能量或再合成葡萄糖,多余的乳酸则通过肾脏排出。但在某些情况下,乳酸的生成与清除失衡,导致乳酸堆积,从而引发酸中毒。
2. 症状
乳酸酸中毒的症状通常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包括:
- 乏力:患者可能感到肌肉无力,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 呼吸困难:乳酸堆积可导致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
- 意识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神志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 休克:伴随明显的缺血、缺氧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腹泻、口渴、肌肉酸痛等。
3. 病因
乳酸酸中毒的病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缺氧:如心脏骤停、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扑热息痛、木糖醇等可增强无氧酵解,抑制乳酸代谢。
-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尿毒症、胰腺炎、严重感染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肝肾功能障碍,影响乳酸的代谢和排出。
- 先天性代谢异常:如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丙酮酸脱氢酶缺陷等。
4. 诊断
乳酸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包括:
- 血液中乳酸浓度超过2mmol/L。
- 血液pH值低于7.35。
- 阴离子间隙(AG)升高或氢离子浓度升高。
确诊需通过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同时结合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5. 治疗
乳酸酸中毒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
- 补碱治疗: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酸中毒。补碱过程中需监测血气,当pH值大于7.25时应停止输碱,避免碱中毒。
- 补液扩容:迅速补充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促进乳酸排出。
- 病因治疗: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糖尿病引起的乳酸酸中毒需使用胰岛素和葡萄糖。
- 其他支持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离子等。
6. 预防
- 健康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保持饮食平衡。
-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功能。
- 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引发乳酸酸中毒的药物,如双胍类降糖药。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严重且急性的疾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