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表现不典型
老年肺炎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以乏力、食欲减退、意识障碍等非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易出现漏诊或延迟诊断。部分患者甚至以“沉默性缺氧”为首发表现,导致病情进展迅速。 -
病原体复杂且耐药率高
老年肺炎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真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高。病毒、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可能参与。 -
患者基础疾病多
多数老年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器官功能衰退(如肝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治疗风险增加。 -
治疗需个体化与综合管理
《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强调:
-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需覆盖常见病原体,根据患者严重程度、耐药风险及器官功能选择药物,并动态评估疗效。
- 综合治疗包括呼吸支持、痰液引流、营养支持及慎用糖皮质激素等。
- 精准用药需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特点,必要时联合局部用药或调整剂量。
综上,老年肺炎因患者生理机能衰退、病原体复杂及并发症多,治疗难度较高,需早期规范诊疗并采取个体化综合措施。预防方面,建议老年人接种疫苗、戒烟、适度锻炼,并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