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和痉挛,其症状因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以下是患儿可能的主观感受及客观体征:
一、主要症状感受
-
呼吸不畅与喘憋
- 患儿会感到呼吸费力,尤其呼气时伴随哮鸣音,类似「哨声」或「喘息」,严重时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 婴幼儿可能因缺氧出现口唇或指甲发绀、面色苍白。
-
咳嗽与痰液刺激
- 初期为干咳,后期转为有痰的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刺激咽喉引发不适。
- 部分患儿因痰液堵塞气道,出现「犬吠样咳嗽」或类似百日咳的阵发性咳嗽。
-
全身不适感
- 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38-39℃),伴随乏力、食欲下降,部分患儿因呼吸困难导致喂养困难。
- 严重时可能出现烦躁、呻吟、睡眠不安,甚至因缺氧导致意识模糊。
二、家长可观察的体征
-
呼吸异常
- 呼吸频率加快(可达60-100次/分钟),呼吸浅表,鼻翼扇动。
- 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
-
伴随症状
- 轻微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早期阶段)。
- 少数患儿出现呕吐、腹泻,但通常较轻微。
三、不同阶段的表现差异
- 早期(1-3天):类似感冒,流涕、咳嗽、低热。
- 进展期(3-5天):咳嗽加重,喘憋明显,呼吸困难。
- 重症期:可能出现肺气肿、呼吸衰竭,需紧急处理。
四、家长应对建议
- 及时就医:若出现呼吸急促、发绀、拒食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
- 家庭护理:保持空气湿润,避免烟雾刺激,少量多次喂水缓解不适。
- 遵医嘱治疗:雾化吸入、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是常用治疗手段。
建议结合患儿具体症状和医生诊断制定护理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