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未经规范治疗,疾病进展将引发不可逆的器质性损伤及多种致命并发症,具体后果包括:
一、疾病持续恶化
- 肝硬化
肝组织持续纤维化导致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肝硬化,肝脏体积增大或缩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 - 肝癌风险升高
长期纤维化使肝细胞异常增生,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
二、致命性并发症
- 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可导致呕血、黑便,严重时引发失血性休克。 - 肝肾综合征
肝脏血流异常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出现少尿、肌酐升高等肾功能衰竭表现,需通过肝移植或人工干预维持生命。 - 肝性脑病
代谢毒素(如血氨)无法被肝脏清除,引发意识障碍、行为异常,严重时昏迷甚至死亡。 - 肝功能衰竭
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全身性代谢紊乱,死亡率极高。
三、全身性影响
- 消化系统异常
胆汁分泌减少引发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等营养不良表现。 - 寿命显著缩短
未干预的肝纤维化患者中,约30%-50%在10-20年内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阶段,生存期缩短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关键提示:早期肝纤维化通过抗病毒治疗(如乙肝患者)及抗纤维化药物(如鳖甲软肝片)可部分逆转病理改变,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指标,及时阻断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