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核心基础)
肝纤维化的根本治疗需针对病因,例如:
- 病毒性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
- 酒精性肝病:戒酒是关键,同时辅以保肝药物。
- 自身免疫性肝病:需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 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紊乱。
二、常用抗纤维化药物
-
中成药(多靶点作用)
- 扶正化瘀胶囊:含丹参、桃仁等,可改善肝功能、抑制纤维化进展。
- 复方鳖甲软肝片:含鳖甲、三七等,对早期纤维化有阻断作用,部分逆转肝硬化。
- 安络化纤丸:含地龙、水蛭等,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门静脉高压。
- 肝爽颗粒:调节肝脏免疫,减轻炎症。
-
西药(辅助治疗)
- 甘草酸类制剂(如异甘草酸镁):抗炎、保护肝细胞膜。
- 水飞蓟素:抗氧化、改善肝功能。
- 奥贝胆酸: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改善纤维化。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肝功能、纤维化程度调整方案。
- 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病毒载量、肝弹性等指标,评估疗效。
- 联合用药:抗病毒药与抗纤维化药物联用效果更佳(如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
- 生活方式调整: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均衡饮食及适度运动。
四、最新研究进展
姜虎林教授团队研发的脂质纳米颗粒(如MUA/Y)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实现晚期肝纤维化的逆转,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总结:肝纤维化需综合病因治疗与抗纤维化药物,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