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症状和并发症综合选择,不存在单一“最快最有效”药物,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以下是常用药物分类及作用:
一、核心治疗药物
-
胰酶替代剂
补充胰腺分泌不足的消化酶,改善消化不良、脂肪泻等症状,需随餐服用。
常用药物:胰酶肠溶胶囊、复方胰酶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
止痛药物
- 轻度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 中重度疼痛: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吗啡),需警惕成瘾性。
- 辅助用药: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可改善疼痛相关情绪问题。
二、针对并发症药物
-
抗生素
用于合并细菌感染时,如胆道感染或胰腺脓肿。
常用药物: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
降糖药物
合并糖尿病时使用,首选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佳时需胰岛素治疗。 -
降脂药物
如非诺贝特,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三、辅助治疗药物
-
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液刺激,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
抗氧化剂及营养补充剂
- 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改善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硒、锌等微量元素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
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胰腺肿胀。
四、注意事项
- 药物联用:胰酶制剂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可增强疗效;抗生素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
- 生活方式: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及暴饮暴食。
- 监测与调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根据病情调整方案。
慢性胰腺炎需长期管理,药物选择需个体化,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