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瘙痒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由螨虫唾液中的致敏物质引发,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瘙痒,夜间可能加重。 -
红肿与丘疹
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形状不规则,大小从粟粒到豆粒不等,可能单个或成片出现。 -
水疱或囊泡
部分人因过敏反应或炎症,叮咬处可能形成含透明液体的小水疱或囊泡,需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
红斑与水肿
皮肤可能出现红斑(围绕叮咬点分布)和局部水肿,严重时触感柔软且边界清晰。 -
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症状,如全身乏力、头痛、眼睑水肿,甚至呼吸困难。 -
继发感染
若过度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渗出、化脓或疼痛加剧。
建议处理措施:
- 轻度症状可冷敷止痒,外涂炉甘石洗剂或抗炎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 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预防建议:
户外活动时穿长裤、喷洒防蚊虫喷雾,野餐后及时清洁腿部并更换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