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急处理措施
- 防止误吸:立即将孩子侧卧或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残留物,避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发窒息。
- 补充水分:呕吐后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或温开水,预防脱水。
- 暂时禁食:呕吐剧烈时可禁食3-4小时,之后逐步恢复米汤、米粥等易消化流食。
二、病因治疗
- 感染性呕吐
- 胃肠道感染: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 其他感染:如呼吸道、中耳炎等需控制原发病。
- 非感染性呕吐
- 消化不良:使用益生菌(如枯草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或中成药(如神曲消食口服液)消食导滞。
- 胃食管反流:抬高床头30度,睡眠时左侧卧位,减少反流。
- 食物过敏/不耐受:停用可疑过敏食物,乳糖不耐受者更换无乳糖奶粉。
三、对症护理
- 药物使用:
- 呕吐频繁可短期用磷酸铝凝胶保护胃肠黏膜,慎用甲氧氯普胺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辅助改善肠道功能。
- 饮食调整:
- 恢复期从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人工喂养者暂停配方奶。
四、何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呕吐持续超24小时或呈喷射状;
- 呕吐物含血丝、咖啡渣样物;
- 伴随高热、抽搐、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
- 怀疑误食毒物或异物。
预防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关注心理健康,缓解压力。
提示:以上措施需结合孩子具体症状和医生指导,切勿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