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下是急性纵隔炎的诊断标准:
1. 病史
患者通常有相关的病史,如食管病变、内镜检查、口腔或咽部脓肿等
2. 临床表现
急性纵隔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 高热和寒战:由于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通常超过39℃)和寒战
- 胸骨后疼痛:纵隔位于胸骨后,炎症刺激可引起胸骨后疼痛
- 吞咽困难:炎症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 呼吸困难: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 烦躁不安: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
- 颈部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颈部疼痛
3. 体征
- 胸骨触痛或叩痛:体检时可能发现胸骨触痛或叩痛
- 纵隔浊音界扩大:体检时可能发现纵隔浊音界扩大
4.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检查:两侧纵隔阴影增宽是急性纵隔炎的重要影像学表现
- CT检查:CT能更清晰地显示纵隔的异常情况,如纵隔气肿、上纵隔增宽等
5. 其他检查
- 实验室检查:包括评估炎症和心肌损伤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 细菌学诊断:通过纵隔引流或经颈部纵隔镜或剑突下径路取得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
6. 鉴别诊断
急性纵隔炎需要与其疾病引起的上腔静脉梗阻、中心型或纵隔型肺癌、恶性纵隔肿瘤等进行鉴别
总结
急性纵隔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怀疑急性纵隔炎,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