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或进行气管插管/切开。 - 合理氧疗
根据病情选择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调节氧流量和浓度。 - 治疗原发病
针对病因用药,如肺炎需抗生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哮喘需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等)。 - 维持生命体征
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二、日常护理
- 饮食调理
- 优质蛋白:精瘦肉、鱼肉、鸡蛋等增强免疫力。
- 维生素补充:柑橘、胡萝卜等新鲜蔬果。
- 清淡易消化:粥、面搭配蛋肉,避免油腻辛辣。
- 多饮水:缓解痰液黏稠,促进代谢。
- 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通风,温度20-22℃,湿度55%-65%,减少刺激。 - 病情观察
定时监测呼吸、心率、意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心理支持
多陪伴患儿,减轻恐惧焦虑,鼓励配合治疗。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误区:忌高糖、寒凉食物(如冷饮、糖果),防止加重病情。
- 及时就医:病情危急时需立即送医,避免延误治疗。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并促进康复。具体治疗方案需遵医嘱,家长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