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症状
-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咳嗽是社会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症状,通常为新近出现,可能伴有咳痰,痰液的性质可以是脓性、黏液性或血性。
-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热型不规则。高热者体温可达39℃~40℃,而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体温可能不高或低于正常。
-
其他全身症状:如乏力、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二、体征
-
肺部实变体征:病变较大时,可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响亮的湿啰音,但也可闻及哮鸣音或血管性杂音。
-
肺外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与感染相关的肺外表现,如关节炎、肌炎、中耳炎、结膜炎、皮肤瘀点或瘀斑等。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
X线胸片: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这些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社会获得性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
CT检查:对于X线胸片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信息,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和鉴别诊断。
四、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高,但半数以上可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CRP)增高、血沉加快等炎症指标的变化。
-
病原学检查:虽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但对于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或有特定临床指征的患者,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体。
社会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的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因此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