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核的诊断标准
胃结核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
临床表现:
-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
- 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午后、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
- 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午后发烧、夜间盗汗等。
- 体格检查上腹时可触及不规则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胃蠕动,且有胃震水音。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学检查:常有轻度贫血,血沉可增快,血清中可查出结核抗体。
- 大便隐血检查:可呈阳性反应。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多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 胃液分析:常减低,也有部分患者并无胃酸缺乏。
- 胃镜活检:切片抗酸染色阳性,有干酪样肉芽肿。
-
其他辅助检查:
- X线钡餐检查:胃结核无特异的X线征象,可表现为龛影、充盈缺损、胃窦狭窄变形,常有十二指肠受累及幽门梗阻征象。
- 胃镜检查:为诊断胃结核的主要方法。胃镜下肉眼观察胃结核病变,仍不易与胃溃疡或胃癌等鉴别。但活组织检查发现干酪样肉芽肿、切片抗酸染色或活检材料培养发现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DNA呈阳性等情况则有助于结核的诊断。
- 腹部超声和CT检查:可以发现胃壁增厚,胃周淋巴结肿大。
-
诊断依据:
- 胃结核无特征性临床表现,X线和胃镜检查又无特异征象,因而临床诊断相当困难。目前认为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是胃结核惟一的确诊方法。
- 临床上,如胃病变发生年轻人,对正规抗溃疡药物治疗无效,且伴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胃结核:①同时存在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②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而无其他脏器结核;③触及腹部包块;④X线显示瘘管或窦道;⑤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受累且病变相连续。
-
鉴别诊断:
- 胃结核应与胃溃疡、胃恶性肿瘤、胃Crohn病等鉴别。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
- 高度怀疑胃结核时可慎重考虑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如有效可证实诊断。如鉴别仍有困难且具备手术适应症时,手术探查既可明确诊断,又能进行治疗。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对胃结核进行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进行鉴别。如果鉴别诊断困难,可以考虑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或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