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咬了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 局部症状
- 皮肤红肿:蜱虫叮咬后,咬伤部位通常会出现明显的红肿,这是由于蜱虫的口器刺入皮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
- 疼痛或瘙痒:咬伤部位可能会感到疼痛或瘙痒,这种感觉通常在24到48小时内消退
- 红斑环:咬伤部位可能会形成一个红色环状,中间是淡一点的肌肤颜色
- 皮肤发硬:由于蜱虫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当其部分躯体钻入人体后,叮咬处的皮肤表面摸上去是硬的。
2. 全身反应
-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疲倦:这些症状可能在咬伤后一周或更长时间内出现,可能是由合并感染或水痘样疹引起的
- 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症状可能是由蜱虫传播的疾病引起的,如萨姆匹森罕病、岛内病或腺病热等
3. 过敏反应
- 皮肤黏膜表现: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 呼吸道阻塞症状:如喉部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发绀等表现,甚至可因窒息而死亡。
- 循环衰竭表现:患者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甚至测不到血压,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4. 蜱瘫痪症
- 神经系统症状:有些硬蜱叮咬过程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可以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患者最初出现厌食、嗜睡、失声,随即出现共济失调、上行性弛缓性瘫痪、过度流涎、眼球震颤、瞳孔不对称以及呕吐,通常死于呼吸衰竭。
5. 感染性疾病
- 莱姆病:被蜱虫咬伤后,可能通过传播伯氏疏螺旋体而诱发莱姆病,症状包括游走性红斑、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和淋巴细胞瘤等
- 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Q热、蜱传斑疹伤寒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 立即就医:如果发现被蜱虫咬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处理,不要自行去除蜱虫,以免口器残留在皮肤内。
- 局部处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 过敏反应处理:症状较轻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症状严重者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
预防措施
- 穿长袖长裤:外出时穿浅色宽松的长衣及长裤,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
- 使用驱虫剂:在衣服上喷洒驱虫药,避免在蜱虫栖息的地方久留。
- 检查身体:外出回来后要及时检查身体或衣服上是否有蜱虫附着。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症状或问题,建议尽快就医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