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异常反应
- 持续红肿疼痛:普通蚊虫叮咬后红肿通常较轻且24小时内消退,若出现剧烈疼痛、大面积红肿扩散或水疱,需警惕中毒可能。
- 瘙痒加剧:超出常规止痒膏缓解范围,伴随皮肤灼热感或麻木。
2. 全身性症状
- 发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随寒战(可能提示疟疾)。
- 关节/肌肉疼痛:如肘、膝等大关节肿痛(可能为基孔肯雅热)。
-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嗜睡、意识模糊(需警惕乙脑病毒感染)。
- 消化系统异常:严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 特殊体征
- 皮疹形态异常:出现靶心状红斑(莱姆病特征)或全身性荨麻疹。
- 淋巴结肿大:叮咬部位附近淋巴结明显增大。
紧急处理建议:
-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抓挠。
- 出现上述中毒症状后,4小时内就医并告知叮咬史。
- 若疑似蜱虫叮咬(伴随硬结、游走性红斑),需由医生专业处理。
预防提示:踏青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避免在草丛长时间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