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心功能障碍是指烧伤后机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能满足和适应机体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功能障碍。以下是烧伤后心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及相关信息:
1. 病因
烧伤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急性血容量减少:严重烧伤后循环血流量急剧下降,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
- 急性循环血量增多:短期过量和快速输血,特别是在烧伤水肿或急性少尿症恢复阶段,可能引起心功能障碍
- 心室舒张受限: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或纵隔和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积累,导致心室舒张受限,心功能下降
- 血管阻力增高:烧伤后血管收缩药物的使用和外周血管的收缩,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 感染:烧伤后并发肺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可能引起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等
- 严重心律失常:烧伤后心律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但反过来又会加重心肌病
2. 症状
烧伤后心功能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
- 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常出现呼吸急促、头晕目眩、脉搏加快、心悸、胸痛、行动不便等症状
- 心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惊厥、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及粉红色泡沫痰、舒张性肺泡炎、肺动脉瓣第二音增强和多动症、颈静脉气肿等
- 心源性休克:病人可能会出现血压骤降,身体各器官供血减少,如易怒、担心生命垂危、呼吸困难甚或窒息、脉搏减弱、四肢发冷、脸色发青等
- 心律不齐:轻度心律不齐无明显症状;更严重的心律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低血压、晕厥等;严重疾病可导致昏迷甚至猝死
3. 检查与诊断
为了确诊烧伤后心功能障碍,医生会进行以下检查:
- 全身体格检查:观察烧伤情况及是否有心脏衰竭的迹象,如颈静脉开放
- 心脏体格检查:对心脏进行叩诊和听诊,了解心脏的形状、大小及心跳、节律、心音等变化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感染等情况
- 血生化:了解患者是否有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害
- 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脑钠肽检测: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确定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4. 治疗原则
治疗烧伤后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病理学,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和对症治疗,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脏工作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 去除病因:及时输血、输液,纠正休克,改善组织灌注,预防心肌缺血和缺氧损伤
- 注意休息:减少组织对氧气的需求,减轻焦虑,保证充足睡眠
- 吸氧:缺氧者应吸入氧气,必要时使用呼吸器
- 纠正贫血:保持血红蛋白在100克/升以上,减轻心脏负担
- 避免过量输液:心功能不全时,应控制补液量和速度,避免诱发心力衰竭
5. 康复指导
康复目标是恢复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具体措施包括:
-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逐步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功能和体力水平
- 呼吸锻炼:通过深呼吸、咳嗽等动作,加强肺部功能,预防肺部感染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治疗,帮助患者应对创伤和康复过程
6.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均衡,控制盐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
7.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感染、控制炎症、改善心功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诊断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烧伤后心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