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患儿的机体状况、病原菌类型,以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情况等
1.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及其使用方法:
- 氨苄西林钠:剂量为200-300mg/kg,每8小时一次。
- 头孢噻肟:剂量为50mg/kg,早产儿和足月儿日龄不足14天或7天时每12小时一次,超过上述日龄则每8小时一次。
- 头孢曲松:剂量为50-75mg/kg,早产儿和足月儿日龄不足14天或7天时每日一次,超过上述日龄则每12小时一次。
- 头孢呋辛(西力欣)或头孢噻肟加耐酶青霉素:用于病原菌不明的脑膜炎。
- 万古霉素:用于葡萄球菌性脑膜炎。
- 头孢拉定: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
2. 降低颅内压
如果患儿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以使用20%甘露醇,剂量为2.5-5.0mg/kg,每6小时一次。
3. 控制惊厥
即使轻微的惊厥也需要控制,可以使用苯巴比妥,负荷量为15-20mg/kg,维持量为每日5mg/kg(分两次)。
4. 支持性治疗
- 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于病情严重、感染不易控制的患儿,可以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剂量为400mg/kg。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确保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5. 其他治疗措施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危重患儿中可以使用,但需谨慎,因为其潜在的不良反应
- 对症治疗:如控制发热、纠正酸中毒等
6. 疗程
抗生素治疗的疗程通常为14-21日,具体时间视患儿的病情及脑脊液恢复情况而定。
7. 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但仍有少数患儿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失聪、失明、癫痫、脑积水、智力障碍等
总结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抗生素、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和支持性治疗等措施。具体的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应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彻底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