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崩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
- 多尿:尿量明显增多,通常每天的尿量超过4升,甚至可以达到10升以上
- 烦渴和多饮:患儿会频繁感到极度口渴,并因此大量饮水
- 夜尿增多:患儿夜间需要频繁排尿,影响睡眠质量
- 遗尿:患儿可能会出现遗尿现象,尤其是婴幼儿
- 其他症状:包括皮肤干燥、情绪波动、易激惹、生长障碍等
2. 实验室检查
- 尿液检查:
- 尿比重低:尿比重通常低于1.005
- 尿渗透压低:尿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通常低于200 mOsm/(kg·H2O)
- 血液检查:
- 高钠血症:血钠浓度可能升高,超过150 mmol/L
- 高氯血症:血氯浓度可能升高
- 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测定: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血中ADH浓度降低
3. 特殊试验
- 禁水试验(Water Deprivation Test):
- 禁水后,尿量无明显减少,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不能显著升高
- 正常人在禁水后尿量会减少,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会升高
- 加压素试验:
- 注射加压素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显著升高,提示为中枢性尿崩症
- 如果注射加压素后无明显反应,则提示为肾性尿崩症
4. 影像学检查
- 头颅MRI或CT:用于排除下丘脑和垂体部位的肿瘤或其他病变
5. 鉴别诊断
- 精神性烦渴症:患者有精神因素,尿量多变,夜尿增多不如白昼
- 肾性尿崩症:由于肾脏对ADH不敏感,注射加压素后无明显反应
总结
小儿尿崩症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试验进行综合判断。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多尿、烦渴、多饮和夜尿增多,实验室检查显示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低,禁水试验和加压素试验有助于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