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补钾和补镁
- 补钾:钾离子对心肌复极至关重要,低钾血症会导致QT间期延长,从而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在TDP发作时,无论是否有低血钾,都应进行补钾治疗,通常通过静脉滴注氯化钾
- 补镁:硫酸镁被认为是治疗TDP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即使血清镁水平正常,补镁也能有效控制TDP
2. 异丙肾上腺素
- 异丙肾上腺素是治疗TDP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机制是通过提高心率,使心室复极一致,从而缩短QT间期。通常采用静脉滴注,剂量为0.06-0.1μg/(kg/min),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心室率在90-110次/分钟
3. 阿托品
- 阿托品可以提高心室率,对由高度房室结传导阻滞引起的TDP有效。但对于由高度希氏阻滞引起的情况,阿托品可能会加重阻滞程度,增加心动过速的风险
4. 利多卡因
- 利多卡因对心肌传导、收缩及血流动力学方面均无不良影响,且对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交界处的传导有一定改善作用,从而有利于终止折返性心律失常
5. 直流电击复律
- 对于TDP持续存在或蜕化为心室颤动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体外直流电除颤治疗,使用非同步最大电量(≥300J)
6. 其他药物
- 维拉帕米:在TDP发作且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维拉帕米,但不宜作为第一线药物
- 苯妥英钠:对于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合并TDP的患者,苯妥英钠可能有效,因为它能使QT间期缩短
7. 避免使用的药物
- 绝对不能应用胺碘酮,因为胺碘酮会进一步延长QT间期,可能会诱发或加重TDP
总结
对于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包括补钾、补镁、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在紧急情况下,直流电击复律也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