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洁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虫体残留物和污垢,避免感染。若皮肤有明显红肿或毒针残留,可用镊子或胶带小心清除(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
缓解局部症状
- 用碱性物质(如肥皂水)涂抹叮咬处,或用盐水湿敷,可减轻瘙痒和肿胀。
- 外涂炉甘石洗剂或激素类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炎症。
-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破溃感染。
- 观察症状变化
密切注意是否出现以下严重反应:
- 全身发热、呼吸困难、头晕恶心;
- 伤口迅速红肿蔓延、化脓或出现焦痂;
- 过敏性休克迹象(如意识模糊、血压下降)。
若出现上述情况,立即就医。
- 预防措施
- 清洗后避免使用香水或浓烈气味的护肤品,穿长袖衣物减少暴露。
- 若野外活动后持续高热不退,需警惕恙虫病等疾病,及时排查叮咬部位。
提示:多数虫咬仅引起局部不适,但野外虫类可能携带病原体,处理时保持谨慎,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