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这是基本病因。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糖尿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因应用噻嗪类利尿剂、依他尼酸等药物,使内源性儿茶酚胺含量增加,进一步减少胰岛素分泌;也可能因原有糖尿病加重,导致胰岛素供应不足。
- 胰岛素降糖作用减弱: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会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拮抗或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同时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应用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会使胰岛素作用减弱。
- 机体葡萄糖负荷增加:应激可引起皮质醇等生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糖异生作用增强,使内源性葡萄糖负荷增加。高糖饮食或腹膜透析等可使大量葡萄糖进入体内,造成外源性葡萄糖负荷增加。
- 重度脱水与血浆高渗透压:极度高血糖导致尿糖重度增加,引起严重的高渗性利尿。而老年人常伴有脑血管病变及肾脏病变,口渴中枢不敏感,对脱水引起的口渴反应迟钝,水分摄入减少,同时肾脏调节水电解质的功能不良,进一步加重脱水并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少尿或尿闭。随着高渗低容性脱水进行性发展,血浆浓缩,血流淤滞,促使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脑血栓形成和脑软化,加重病情。
- 高血钠:部分患者存在高血钠,血容量减少与应激可增加醛固酮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导致高血钠,严重脱水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钠。高血钠造成细胞外液高渗状态,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造成细胞内脱水。严重的细胞内脱水和低血容量休克是出现精神神经障碍的主要原因。
- 轻度酮症或非酮症: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浆胰岛素水平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要高,足以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和生成酮体,故血酮无明显升高。患者血浆生长激素水平较低,缺乏动员脂肪分解的因素,以及肝脏生酮作用障碍,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无明显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