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液治疗:
- 首选生理盐水:迅速纠正高血糖、高血钠和脱水,补充血容量。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根据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情况调整。
- 低渗溶液:如血糖>600mg/dl、血钠>145mmol/L、血渗透压>350mmol/L、血压不低时可考虑使用低渗溶液(0.45%氯化钠溶液或2.5%葡萄糖注射液)。
-
胰岛素治疗:
-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目的是降低血糖,促进酮体和其他溶质的排出。常用剂量为每小时0.1U/kg,成人通常用4~6U/h,一般不超过8U/h。
- 监测血糖:每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补钾: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低钾血症,需进行静脉补钾治疗,维持血钾水平在4-5mmol/L。
-
去除诱因:
- 积极治疗感染:如感染引起的,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 停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如某些口服降糖药或其他药物。
-
其他治疗:
- 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糖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注意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昏迷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老年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补液、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和去除诱因是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