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石是由于摄入了某些植物纤维、毛发等物质在胃内形成的石状物。治疗胃石的药物需根据胃石的类型和具体病情选择,以下是一些常用药物:
- 碳酸氢钠:对于植物性胃石,常使用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它可以通过中和胃酸,使胃内环境变为碱性,从而起到溶解胃石的作用。一般采用口服给药,每次 1-2 克,每日 3-4 次。也可通过胃管注入,常用浓度为 5% 的碳酸氢钠溶液,每次注入 200-300 毫升,保留 1-2 小时后抽出,可反复多次进行。
- 胃蛋白酶:可帮助消化胃石中的蛋白质成分,辅助胃石的溶解和排出。通常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次 10-20 毫升,每日 3 次。
- 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类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或 H₂受体拮抗剂类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胃内 pH 值,增强碳酸氢钠等药物的溶石效果。PPI 类药物一般每日服用 1 次,如奥美拉唑每次 20 毫克;H₂受体拮抗剂通常每日服用 2-3 次,如雷尼替丁每次 150 毫克。
- 促胃肠动力药: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它们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胃石排出,同时也能缓解因胃石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多潘立酮每次 10 毫克,每日 3 次,饭前半小时服用;莫沙必利每次 5 毫克,每日 3 次。
药物治疗胃石的效果因人而异,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并通过胃镜等检查评估胃石的溶解和排出情况。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采取胃镜下碎石、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不易消化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