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腐蚀性胃炎是由于吞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剂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想要好得快,需要采取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 紧急处理
- 禁食禁水:避免食物和水刺激受损的胃黏膜,加重损伤和疼痛。
- 中和腐蚀剂:根据腐蚀剂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如吞服强酸者,可口服弱碱性溶液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吞服强碱者,可给予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柠檬汁等。但应注意,中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量,加重损伤,所以中和剂的使用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洗胃:一般在服毒后 6 小时内进行洗胃,但对于腐蚀性胃炎,洗胃需特别谨慎,因为洗胃可能会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果腐蚀剂毒性大、剂量大,在充分评估风险后,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轻柔洗胃。
- 药物治疗
- 抑制胃酸分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 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
- 保护胃黏膜:常用药物有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这些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 预防感染:如果胃黏膜损伤严重,有继发感染的风险,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抗生素。
- 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可通过鼻饲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牛奶、蔬菜汁等,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 肠外营养: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 其他注意事项
- 休息与情绪调节: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情绪过度波动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
- 定期复查:急性腐蚀性胃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胃镜,观察胃黏膜的修复情况。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急性腐蚀性胃炎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且可能会有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病情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