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可能存在差异,以下是相关介绍:
差异情形
- 盈亏性质、方向错误:如先预盈,实际亏损;先预亏,实际盈利;先预减,实际增长或亏损;先预增,实际下降或亏损。
- 预告金额或幅度差异较大:实际业绩与预告业绩的差异超过预告业绩 50% 的,为差异较大。如披露 “以上”,默认为上浮金额不超过 50%,实际业绩如超出此限,或向下浮动,为差异较大;若披露区间,区间金额(上限金额不应超过下限的 50%)上下浮动 20%,实际业绩超出此区间,为差异较大;披露 “左右” 的,亦上下浮动 20%,实际业绩超出此区间,为差异较大。
产生差异的原因
- 会计政策或估计变更:公司可能在业绩预告后,根据新的会计准则或实际情况对会计政策或估计进行调整。例如,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变更等,从而导致业绩数据发生变化。像卓朗科技,因部分客户在业绩预告披露后提出新的整改、调试和验收要求,以及部分软件客户提出退货或变更要求,基于谨慎性原则冲回相关收入及成本,致使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差异较大。
- 突发重大事件:在业绩预告后,公司可能遭遇突发的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诉讼、政策法规变化等,这些事件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在预告时无法准确预估。例如,公司因环保问题被责令停产整顿,导致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实际业绩大幅下滑。
- 业务发展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公司业务发展情况与预告时的预期不同。如市场需求突然下降、竞争对手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导致公司产品销量减少、价格降低,进而影响业绩。或者公司在业绩预告后获得新的业务机会、重大合同等,使实际业绩超出预期。
相关规则
- 沪主板业绩预告更正披露情形: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如预计本期经营业绩或者财务状况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的需进行披露。应当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说明具体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不能晚于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
- 深主板相关规定:与沪主板类似,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若出现预计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如下跌幅度或增长幅度存在较大差异、盈亏性质发生变化等,应当及时履行业绩预告修正义务。
对投资者的影响
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如果差异较大,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影响公司股价。如卓朗科技因预告业绩与实际差异过大被通报批评,公司股价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投资者在参考业绩预告时,应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环境等因素,理性对待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之间的差异,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依赖业绩预告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