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处理
- 静脉输注葡萄糖:急性低血糖发作时需立即静脉输入25%葡萄糖溶液,症状控制后改为低浓度葡萄糖液缓慢输注,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二、长期维持治疗
-
饮食管理
- 少量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碳水化合物占比60%,推荐生玉米淀粉(每次1.6-2.5g/kg,每日4-6次)以维持血糖稳定。
- 限制糖类摄入:严格限制乳糖、果糖、蔗糖,避免空腹,选择高蛋白(如蛋清、瘦肉)、低脂饮食。
- 辅食选择:主食推荐糙米、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水果选择低糖品种(如柚子、草莓),避免高糖水果及蜜饯。
-
药物治疗
- 别嘌醇:用于控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抑制尿酸生成。
- 降脂药物:如洛伐他汀,改善高脂血症。
- 抗乳酸药物:维生素B族促进乳酸代谢,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保护肾功能。
-
手术治疗
- 肝移植:适用于代谢控制差、肝腺瘤恶变风险高的患者,可改善低血糖及代谢紊乱。
- 肾移植:用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
三、并发症管理
- 高尿酸血症:低嘌呤饮食联合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疗。
- 肝腺瘤:定期监测,必要时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
- 感染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可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四、监测与随访
- 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 基因咨询:对高危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预防再发风险。
五、其他治疗
- 基因治疗:目前处于研究阶段,未来可能成为根治手段。
总结
糖原贮积病Ⅰ型需个体化综合管理,通过饮食控制、药物干预及必要手术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患者需终身随访,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