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多糖沉积病是一种先天性黏多糖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黏多糖降解酶缺乏,使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导致黏多糖积聚在机体不同组织,从而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具体表现如下:
- 生长发育迟缓:出生一年后出现生长落后,主要表现为矮小。
- 特殊面容:面容较丑陋,头大,鼻梁低平,唇厚,前额和双颧突出,毛发多而发际低等。
- 骨骼畸形:不同类型的粘多糖沉积病会导致不同的骨骼畸形,如鸡胸、脊柱后凸、膝外翻、关节僵硬、爪形手等,还可能出现骨骼发育不良、短躯干侏儒等情况,部分患者会有牙齿稀疏、牙釉质薄等口腔问题。
- 神经系统症状:除 Ⅰ-S、Ⅳ 型和 Ⅵ 型外,患者都伴有智能落后。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聋、视力减退、角膜混浊、青光眼等,以及腕管综合征和脊髓压迫等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等。部分患者会有癫痫发作。
- 肝脾肿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还可能伴有脐疝或腹股沟疝。
- 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心脏瓣膜增厚、心肌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病变。
- 呼吸系统症状:可出现鼻炎、腺样体肥大、呼吸急促、通气障碍等,严重者可因心肺功能减低而危及生命。
不同类型的粘多糖沉积病,其临床表现会有所差异。例如,黏多糖贮积症 Ⅰ 型患者面容改变明显,常于 2 - 5 岁出现心脏问题,一般存活至 10 岁左右;Ⅱ 型为 X 连锁隐性遗传病,绝大多数患者为男性,重型患者 2 岁内发病,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轻型患者智力正常,病情进展缓慢;Ⅲ 型主要表现为严重智力发育落后,6 岁以后面容轻度粗陋;Ⅳ 型主要影响骨骼发育,造成短躯干侏儒,智力正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