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使用驱蚊水
驱蚊水(含避蚊胺等成分)主要用于驱赶蚊虫,其成分可能刺激伤口,加重炎症或引发过敏反应。水蛭叮咬后的伤口需保持清洁,避免化学物质进一步损伤皮肤。 -
正确处理方法
- 去除水蛭:若水蛭仍在皮肤上,可用手掌轻拍叮咬处或用盐、醋、酒精等涂抹虫体,使其自然脱落(切勿硬拉)。
- 清洁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挤出血后涂抹碘伏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 预防感染:若伤口较深或红肿,需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疫苗或使用抗生素。
-
注意事项
- 水蛭叮咬后可能出现持续出血或感染,建议密切观察伤口状态。
- 清明期间外出建议穿长裤、长袖衣物,避免皮肤裸露,并在鞋面喷涂防蚊油等驱避剂预防水蛭叮咬。
综上,被水蛭咬伤后应优先清洁伤口并避免使用驱蚊水,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