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治疗药物
-
抗甲状腺药物(ATDs)
- 首选丙硫氧嘧啶(PTU):首次剂量600 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后续每4-6小时200 mg,直至症状缓解。PTU能快速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并减少外周组织T4向T3转化。
- 备选甲巯咪唑(MMI):若PTU不可用,可选用MMI 60 mg/d,但需注意其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
无机碘化物
- 复方碘溶液(Lugol液):在ATDs治疗后1小时使用,首剂30-50滴,后续每6-8小时5-10滴,或静脉滴注碘化钠。可迅速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
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首选药物,剂量60-80 mg/4-6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0.5-1 mg负荷剂量后持续输注。可阻断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率,并抑制T4向T3转化。
- 禁忌:哮喘、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力衰竭患者禁用,可改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
糖皮质激素
- 氢化可的松:300 mg/d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8 mg/d,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和增强应激能力。
2. 支持治疗与监测
- 液体与电解质管理:每日补液3000-6000 ml,纠正低钾血症(静脉滴注氯化钾),监测电解质平衡。
- 降温与对症治疗:物理降温(避免水杨酸类药物),必要时人工冬眠;心力衰竭者使用洋地黄制剂。
- 密切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心率、血压及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注意事项
- 个体化调整: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需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优先选择低剂量PTU并密切监测副作用(如粒细胞缺乏、肝功能异常)。
- 禁忌证:PTU禁用于严重肝损伤患者,MMI禁用于过敏者。
总结
老年人甲亢危象需联合使用PTU、无机碘化物、β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辅以支持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病情动态调整,避免自行用药导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