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简称甲亢危象)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急症,需要及时治疗。以下是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甲亢危象治疗药物:
-
抗甲状腺药物:
- 丙硫氧嘧啶(PTU):是甲亢危象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常口服或胃管鼻饲,每6~8小时给药一次,初始剂量一般为300mg/d,视病情轻重可在300~600mg/d之间调整。使用丙硫氧嘧啶时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粒细胞缺乏、肝损害等,特别是老年患者风险更高,因此起始剂量不宜过高。
- 甲巯咪唑(MMI):也是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但相比丙硫氧嘧啶,它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稍弱。在甲亢危象急性期,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但在病情稳定后可用于长期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
- 常用的有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甲亢危象引起的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症状。普萘洛尔的常用剂量为20~40mg,每6~8小时口服一次。但需要注意的是,普萘洛尔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因此对于有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
-
碘制剂:
- 无机碘可以抑制甲状腺球蛋白的水解,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在甲亢危象治疗中,通常使用复方碘溶液口服或滴注。由于碘制剂的使用存在争议,且在甲亢危象治疗中的效果并不确定,因此其应用应谨慎,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的作用,在甲亢危象治疗中主要用于保护机体器官免受过高甲状腺激素的损害。常用的药物有氢化可的松,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剂量根据病情而定。
-
其他辅助药物: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给予镇静剂、退热剂等对症治疗药物。例如,对于伴有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使用地西泮等镇静剂;对于伴有高热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剂。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