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梗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且正确的处理。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
-
急救措施
- 背部拍打和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清醒的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向上快速向内拉压患者腹部,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对于1岁以下婴儿,应将患儿面朝下,放在施救者的前臂上,手臂贴着婴儿前胸,用手托住婴儿头部和下颌,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心前区,用食指及中指压胸冲击5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异物排出。
- Heimlich手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解除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成人,施救者从背后抱住患者腹部,右手握拳,拳心向下按压于患者剑突下、肚脐上的腹部,左手紧握右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压腹部,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 心肺复苏术: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
-
医疗干预
- 药物治疗:对于喉或气管痉挛所致的上气道阻塞,以及一些炎症引起的黏膜水肿所致上气道阻塞,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例如,可使用肾上腺素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减轻黏膜水肿;糖皮质激素具有消除水肿、减轻局部炎症的作用,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上气道阻塞。
- 手术治疗:对于喉或气管肿瘤或狭窄所致的上气道阻塞,可采用喉或气管切除和重建进行治疗。近年来,使用镍钛记忆合金制备的气管支架,在实验动物和人体安置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长期置入后无变形及生锈变色等不良反应。
-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对于严重的上气道梗阻,如喉水肿、喉痉挛、功能性声带功能失调、吸入性损伤、咽峡炎、会厌炎等,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
一般处理
- 改变体位:对一些类型的上气道梗阻,改变体位可以使其症状得以减轻。
- 避免刺激:如果是过敏性因素导致的上气道梗阻,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上气道梗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识别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果情况严重或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