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资金管理办法概述
制定目的:为加强基层工会收支管理,规范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工会会计制度》《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单独或联合建立的基层工会委员会。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原则
-
遵纪守法原则:基层工会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依法组织各项收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全国总工会有关制度规定,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工会经费使用,加强工会经费收支管理。
-
经费独立原则:基层工会应依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法人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设立工会经费银行账户,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
-
预算管理原则:基层工会应按照《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将单位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基层工会经费年度收支预算(含调整预算)需经同级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报上级主管工会批准。
-
服务职工原则:基层工会应坚持工会经费正确的使用方向,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
-
勤俭节约原则:基层工会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工会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开支,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益。
-
民主管理原则:基层工会应依靠会员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年度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建立经费收支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会员监督。接受上级工会监督,依法接受国家审计监督。
基层工会经费收入范围
-
会费收入:工会会员依照全国总工会规定按本人工资收入的5‰向所在基层工会缴纳的会费。
-
拨缴经费收入: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依法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中的留成部分。
-
上级工会补助收入:基层工会收到的上级工会拨付的各类补助款项。
-
行政补助收入:基层工会所在单位依法对工会组织给予的各项经费补助。
-
事业收入:基层工会独立核算的所属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收入。
-
投资收益:基层工会依据相关规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
其他收入:基层工会取得的资产盘盈、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利息收入等。
基层工会经费支出范围
-
职工活动支出:包括职工教育、文体活动、集体福利、困难职工帮扶等方面的支出。
-
维权支出:包括法律援助、职工维权等方面的支出。
-
业务支出:包括工会干部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等方面的支出。
-
资本性支出:包括工会办公经费、设备购置及维修等方面的支出。
-
事业支出:包括基层工会独立核算的所属事业单位的支出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支出。
-
其他支出:包括其他符合工会宗旨的活动支出。
基层工会经费管理要求
-
设立经费管理机构:基层工会应设立经费管理机构,明确经费管理责任人,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基层工会应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经费安全、合规。
-
实行预算管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应实行预算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指导性。
-
建立经费使用公开制度:基层工会应建立经费使用公开制度,定期向会员通报经费收支情况,接受会员监督。
-
加强监督检查:上级工会应加强对基层工会经费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
会员监督:会员有权对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可以向上级工会反映。
法律责任
-
基层工会经费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经费损失或严重影响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基层工会应依法接受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如有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对基层工会资金管理办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具体问题,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