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及综合评估,常州和徐州的综合实力对比如下:
一、经济总量与增长潜力
-
GDP总量
-
2024年常州GDP达1.08万亿元,超过烟台跻身全国第25位,增速6.1%,居苏南第一;
-
2024年徐州GDP为9537亿元,接近万亿大关,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成为江苏第六座万亿城市;
-
2020年常州GDP为7384亿元,徐州为7370亿元,两者差距缩小至14亿元。
-
-
未来增长预期
-
常州凭借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持续保持高增速;
-
徐州依托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等产业转型,增长势头强劲。
-
二、经济质量与结构
-
人均GDP
-
2020年常州人均GDP达16.48万元,居全省第四,是徐州的两倍;
-
2024年常州人均GDP进一步提升,经济质量显著高于徐州。
-
-
产业结构
-
常州:以新能源、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为主,拥有200个全国隐形冠军产品,智造产业优势突出;
-
徐州:传统工业转型中,工程机械、化工钢铁仍是支柱产业,但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
-
三、城市综合实力评估
-
经济与人口密度
-
常州面积4385平方公里,人口472万,人均GDP远超徐州;
-
徐州面积11258平方公里,人口882万,但经济总量仍低于常州。
-
-
财政与创新能力
-
常州一般公共预算连续两年居江苏首位,科技创新实力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7名;
-
徐州近年财政投入增加,但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速度较慢。
-
-
城市排名与认可度
-
2023年长三角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常州领先徐州夺得第一;
-
南通、苏州、无锡等城市综合实力仍强于徐州,但常州增速更快。
-
四、总结与展望
常州在GDP增速、经济质量、产业转型等方面表现突出,未来有望成为江苏第五座万亿城市;徐州则凭借传统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持续追赶中。两者竞争核心在于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常州在新兴领域优势更明显,徐州需加快转型步伐以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