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劳动法核心调整要点
一、劳动合同管理强化
-
必备条款扩展
- 劳动合同需明确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劳动者身份证件信息、工作地点、社会保险、职业危害防护等。
- 合同未明确劳动标准的,需重新协商或参照集体合同及国家规定执行同工同酬原则。
-
试用期新规
- 最长仍为6个月,若试用期跨年度或年末累计工龄满1年(含不同单位工作时间),用人单位需安排年休假。
二、工时与休息休假调整
-
标准工时制度
- 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原44小时),用人单位需保证每周至少1天休息。
-
年假制度
- 累计工龄满1年不满10年:5天;满10年不满20年:10天;满20年:15天。
- 未安排年假的需支付日工资300%补偿,自愿放弃需书面确认。
-
法定节假日
- 新增农历除夕和5月2日,总天数由11天增至13天。
三、解雇与经济补偿标准
-
合法解除情形
- 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标准为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若高于当地职工月均工资3倍则按3倍封顶,补偿年限≤12年。
-
违法解除赔偿
- 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即每满1年支付2个月工资)。
四、社会保险与违规处罚
-
强制缴纳规则
- 用人单位必须缴纳社保,违规者罚款为应缴金额1-3倍,直接责任人罚款500-3000元,并需补缴欠款。
-
企业年金
- 劳动者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可一次性或分期领取,账户余额可继承。
五、工资与加班费计算
-
加班工资标准
- 法定节假日:300%;休息日未补休:200%;工作日延时加班:150%。
-
最低工资联动
- 小时最低工资上调后,加班费基数同步提高(如小时工资从18元提至20元,每日加班2小时月增80元)。
-
工资指导线
- 按地区划分指导线,企业工资不得低于标准以保障收入合理性。
六、特殊权益保护
-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
- 明确禁止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高危工作。
-
争议处理
- 劳动者可保留考勤记录作为加班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以上调整自2025年3月1日起陆续实施,企业需同步更新合规管理措施,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