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主要农业包括高寒种植业、高寒畜牧业、林下资源与特色经济等,以下是详细介绍:
- 高寒种植业
- 粮食作物种植:主要种植耐寒、耐旱的青稞、豌豆等作物,集中在海拔较低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谷地,这里被称为 “西藏粮仓”,农业种植一年一熟,生长期短。
- 设施农业: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通过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克服低温限制,反季节蔬菜、水果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如草莓、西瓜等也能在西藏种植。
- 高寒畜牧业
- 畜种与分布:在广袤的高寒草原草甸地区,主要养殖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耐寒畜种。藏北高原的那曲、阿里地区,以游牧或半游牧为主;藏南河谷与草原过渡带则是农牧结合的方式。
- 养殖模式:近年来,西藏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施扩草增畜行动,并优化完善牲畜出售补贴资金兑现方案,同时构建了不同区域牦牛、藏羊、藏猪等畜种的三级繁育推广体系,推动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 林下资源与特色经济
- 林下采集:松茸、虫草、贝母、红景天等珍稀药材和食用菌的采集是重要收入来源。
- 藏药材种植:人工培育藏红花、雪莲花等高附加值药材,结合传统藏医药产业发展,既传承了藏医药文化,又创造了经济价值。
- 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区域发展沙棘、枸杞等耐旱经济作物种植,这些作物适应西藏的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