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业具有显著的高原特色,其发展受地理和气候条件深刻影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业类型
- 河谷农业:西藏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集中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拉萨河谷、日喀则河谷等海拔较低(2600-3300米)区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 高寒畜牧业:高原面上以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耐寒牲畜养殖为主,形成独特的高寒牧业体系。
二、主要农作物
- 粮食作物:青稞为核心作物,具有耐寒、耐旱特性,是藏族传统主食;其次为小麦、马铃薯。
- 经济作物:油菜为主要油料作物,豌豆、荞麦等豆类作物兼具粮食与饲料用途。
- 特色蔬菜:近年来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的土豆(如艾玛土豆)、辣椒(如索多西辣椒)等蔬菜自给率达80%。
三、特色农畜产品
- 畜牧产品:牦牛(如当雄牦牛、帕里牦牛)、藏香猪、岗巴羊等,牦牛产品涵盖肉、乳、皮毛等多用途开发。
- 区域地标产品:亚东黑木耳、日土山羊绒、盐井葡萄酒等,部分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如白山羊绒)。
四、发展特点与挑战
- 优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营养积累,单位产量较高。
- 挑战:高海拔导致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约100-130天),可种植作物种类受限。
- 转型方向:金融支持青稞产业绿色升级,推广绿色食品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西藏农业通过河谷集约化种植与高寒牧业结合,形成独特的农牧复合体系,同时依托现代设施农业和特色产品开发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