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程量变更争议的解决路径
一、依据合同条款启动协商确认程序
- 变更方案提交与审核
承包方需根据《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将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含工艺、材料、工程量变化等)提交发包方审核,双方确认后调整价款。 - 合同类型决定调整范围
- 固定单价合同:若合同约定以实际工程量结算(如南京法院判例),即使存在工程量清单错误,最终应以实际确认量调整结算价。
- 固定总价合同:原则上不因工程量差异调整价款,但若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情形,可依据《民法典》第543条请求变更或撤销。
二、争议解决的核心步骤
- 证据固定与核算基础
保留施工图纸、变更单、验收记录等原始文件,作为工程量核算的依据。涉及结算差异时,可通过造价公司出具咨询报告,明确争议金额。 - 协商与调解优先
双方应优先通过协商或行业调解解决争议,明确责任并达成补充协议。若协商僵持,可引入监理、审计等第三方机构出具中立意见。 - 司法或仲裁途径
若协商调解无效,可依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法院将结合合同条款、工程量确认单、鉴定报告等证据进行裁判。
三、风险防范与操作建议
- 合同订立阶段:明确工程量调整规则、变更签证流程及争议解决方式,避免模糊条款。
- 施工过程管理: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手续,确保变更流程合规。
- 结算阶段:委托专业机构核对工程量,减少单方核算误差引发的争议。
通过以上路径,可系统性化解工程量变更争议,平衡双方权益并保障工程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