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的名字来源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
岳阳楼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阅兵楼,在东汉末年由名将鲁肃主持修建,用来指挥和检阅水军。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肃的阅兵楼逐渐演变成人们登临游览、观光赏景的地方。在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巴丘改名为巴陵郡,因为阅兵楼在巴陵城西门上,便以郡名为楼名,改鲁肃阅军楼为巴陵城楼,那时开始出现了咏楼诗。到了唐朝,便开始称之为“岳阳楼”,那时巴陵已改名为岳州。但在初唐到盛唐,岳阳楼还是没有统一的名称,有叫“南楼”的,有称“洞庭楼”的,还有叫“驿楼”的。在盛唐时民间虽已把它俗定为“岳阳楼”,但真正见于名人诗歌题咏是在乾元二年(公元756年),而第一个称之为岳阳楼的大文豪就是“诗仙”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