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界无组织废气排放量的计算需结合具体场景选择方法,常用方法及公式如下:
一、物料衡算法
基于物质守恒原理,适用于生产全流程数据完整的场景。计算公式为:
无组织排放量 = 输入总量 - 贮存量增量 - 有组织排放总量。
需统计原辅料消耗量、产品产量、废渣/废水中有害物质量及有组织排放量。
二、经验公式法
-
有害物质挥发量计算
Gs = (5.38 + 4.1V) × PH × F × √M。
其中:- Gs:挥发量(g/h);
- V:环境风速(m/s);
- PH: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蒸气压(mmHg);
- F:敞露面积(m²);
- M:物质分子量。
饱和蒸气压需通过公式 lgPH = (-0.05223A/T) + B 计算,A、B为物质特性常数。
-
液体蒸发量计算
适用于酸洗工艺等场景,公式为:
Gz = M × (0.000352 + 0.000786V) × P × F。
其中:- Gz:蒸发量(kg/h);
- V:液体表面空气流速(m/s);
- P:蒸气分压力(mmHg);
- M、F同上。
三、实测反推法
通过布点监测无组织排放浓度,结合气象数据及扩散模型(如高斯模型)反推排放量。需采集污染物浓度、风速、温度等参数,适用于有监测条件的场景。
四、系数法
公式为 E = A × α × B × (1-C) × 10⁻³。
其中:
- A:产品产量或原辅料消耗量(t);
- α:产污系数(kg/t);
- B:无组织排放占比系数;
- C:末端治理效率(需根据实际取值)。
五、类比法
参考同类工艺或设备的排放系数,结合厂区生产规模估算排放量。需确保类比对象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及环境管理水平相似。
方法选择建议
- 优先采用实测法或物料衡算法,数据不足时选用系数法或经验公式。
- 复杂场景可组合多种方法验证结果,如物料衡算结合扩散模型反推。
- 需注意参数单位统一(如蒸气压单位换算、时间单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