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山东省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发生了一起液化气泄漏引发的重大爆炸着火事故。以下是事故原因的详细分析:
一、事故背景
- 时间与地点: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
- 事故后果: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468万元。爆炸释放的总能量相当于31.29吨TNT当量,其中最大一次爆炸的破坏能量为8.4吨TNT当量。
二、直接原因
操作失误:
- 肇事罐车驾驶员因长途奔波和连续作业,极度疲劳,在午夜进行液化气卸车作业时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 在开启罐车液相球阀瞬间,因快接接口与罐车液相卸料管未能可靠连接,导致接口脱离,造成罐体内液化气大量泄漏。
点火源:
- 泄漏的液化气急剧气化后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
- 初步分析认为,第一次爆炸的点火源可能是金誉石化生产值班室内使用的非防爆电器产生的电火花。
三、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缺失:
- 临沂金誉物流有限公司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超许可违规经营,将其他公司危化品运输罐车纳入日常管理,但未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设备管理不到位:
- 事故企业未按规定对液化气运输罐车和装卸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和管理,部分设备存在老化问题。
人员资质问题:
- 肇事罐车的押运员无驾驶证,实际驾驶任务由驾驶员承担,进一步加剧了操作风险。
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未能及时有效处置泄漏的液化气,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
四、事故性质与责任认定
经山东省安监局调查认定,此次事故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企业法人、总经理等6人因涉嫌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教训与防范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
- 企业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杜绝超许可经营和违规操作。
- 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时更新和维护老化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应急措施。
完善应急预案:
-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政府监管:
- 政府部门需加大对危化品运输和储存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标准。
此次事故暴露了企业在安全管理、设备维护和员工操作等方面的严重问题,也为相关行业敲响了警钟。通过深刻吸取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