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金牌港的规划涵盖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影响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探讨。
产业布局
新型建筑产业
- 装配式建筑:临高金牌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建筑产业,已签约进驻装配式建筑企业38家,其中新型建筑企业30家。这些企业主要生产钢管桁架预应力叠合板、楼体、竖向模壳剪力墙等建筑构件。
- 全产业链布局:金牌港开发区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展示、交易、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全产业链,成为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新高地。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
- 游艇制造:园区已签约进驻6家海洋装备制造(游艇)制造企业,其中4家已投产。临高海荃新能源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大型豪华游艇和新能源游艇的研发制造。
- 产业协作: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入驻,提升了产业协作效率,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粮油加工物流产业
金牌港开发区还积极发展粮油加工物流产业,依托其独特的区位和港口优势,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分工明确的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
港口建设
- 港口工程: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港口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74.1亿元,计划新建2个7万吨级和5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年设计吞吐量1600万吨。
- 疏港快速路:疏港快速路项目全长约11.128公里,连接金牌港开发区与G98环岛高速,预计将大幅提升港口货物的集散效率。
配套设施
- 交通网络:金牌港开发区的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形成了由骨干性主干路、一般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四级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了5处公共停车场和4处公交场站。
- 公用设施:区内已建成35KV变电站一座,主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建成投用井深350米日供水1900吨深水井5座,通讯设施配套齐全。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措施
- 珊瑚礁保护:在港口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主动更改设计方案,增加投入,保护珊瑚礁群落。为了保护147217株珊瑚,项目共增加投入6400多万元。
- 污染防治:项目采用防污帘、实时施工监测等措施,减少施工对海水水质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环保政策
临高县在金牌港开发区的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各企业积极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共同推进园区的绿色发展。
经济影响
经济增长
- 工业产值: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固投14.75亿元,同比增长46.9%。
- 就业和收入:港口和配套工程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国际贸易
金牌港开发区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已向新加坡出口了装配式建筑产品,并对接了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市场。
未来展望
产业发展
- 绿色装配式建筑:金牌港开发区将继续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海南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 海洋经济:华能临高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为临高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将继续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区域合作
临高金牌港开发区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规划涵盖了新型建筑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粮油加工物流产业等多个领域。通过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金牌港开发区在未来将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支撑。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是什么?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如下:
地理位置
- 位置:金牌港位于临高县的东北部,北临琼州海峡,距临高县城约14公里。
- 邻近地区:东距省会海口市约70公里,西距洋浦经济开发区约70公里。与广东流沙港相距26海里,距广西北海市约96海里。
- 港口条件:金牌港是天然深水港,海域水深湾阔无淤,岸滩稳定,适于建造超级泊位和深水泊位群,可建35万吨级油轮的水深距离海岸仅2公里,建港条件优越。
交通优势
- 陆路交通:金牌港距离环岛高速金牌互通仅10分钟车程,距离海口新海港和洋浦港车程约60-70分钟,交通便利。
- 海上运输:金牌港靠近琼州海峡中水道,是过往船只必经之路,海上运输极为通畅。同时,金牌港处于中东向亚太地区原油运输的重要水道,对原油进口、转运非常便捷。
- 航空运输:虽然金牌港本身没有机场,但距离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约70分钟车程,便于人员和货物的快速运输。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总体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总体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总体规划布局
-
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 金牌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省临高县东北部,东距海口市65公里,西距洋浦经济开发区70公里,南距西线高速公路10公里,距临高县城14公里。
- 规划范围为开发边界范围,面积20.08平方公里。
-
功能定位:
- 金牌港是洋浦开发区的重要园区、海峡联系的补充通道和临高县未来增长极。
- 重点发展新型建筑、海洋装备、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等产业,致力于成为临港综合型开发区。
-
空间结构:
- 形成“一湾、两轴、三点、五带、十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 “一湾”:沿北部滨海内湾打造中心生态核心海湾。
- “两轴”:南北向中心景观主轴和东西港产业区的景观次轴。
- “三点”:东港服务中心、西港服务中心和南区综合服务中心。
- “五带”:预留五条楔形绿化带作为重要景观通廊。
- “十区”:包括码头景观区、现代工业景观区、科技研发景观区、标志性建筑群景观区和配套居住景观区。
-
用地布局:
- 总用地面积2008.4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67.50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8.21%。
- 非建设用地1240.9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61.79%。
-
道路交通:
- 规划道路等级包括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 主干路长度共计15.93公里,次干路长度约为11.36公里,支路长度约为13.08公里。
产业发展方向
-
新型建筑产业:
- 金牌港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岛最大、产业链最全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设计年产能在海南全省占比超过25%,装配式钢构件设计年产能在全省占比超过50%。
- 重点企业包括龙庆东南(海南)绿色建筑有限公司、湖南巨星等。
-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
- 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已签约进驻的海洋装备制造企业达到6家,其中4家已投产。
- 重点企业包括临高海荃新能源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等。
-
粮油加工物流产业:
- 依托港口优势,发展粮油加工物流产业,形成东海岸粮油加工物流的发展格局。
-
智慧海洋经济:
- 临高县计划将金牌开发区建设成国家智慧海洋经济试验区,重点发展海水养殖、海洋生活体验区、旅游文化园区等。
- 项目包括“金牌国际·海丝文化园”及“水产硅谷园区”。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优惠政策有哪些?
海南临高金牌港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投资奖励
- 固定资产投资奖励:对新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1亿元的内资类项目,在项目落地形成产能后,按不同的固定投资额给予2.5‰-4.5‰的奖励。
2. 税收优惠
-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优惠: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 进口关税优惠:对进口自用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3. 人才优惠政策
- 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对于与临高县用人单位签订合同3年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按类别分别给予50万元至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费。
- 人才引进补贴:对首次在海南企业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35岁及以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市县可给予一定期限的生活补贴。
4. 其他政策
- 招商引资奖励:对新落户的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最高奖励2000万元,并提供连续三年的税收扶持、土地成本价供给等优惠政策。
- 厂房租赁优惠:对新入驻的企业,厂房租赁实行“三免两减半”政策,即第1-3年免租金,第4-5年租金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