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社保后,医保卡里返多少钱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个人缴费基数、年龄、在职状态以及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计算方法。
医保返款标准
在职人员
- 35岁以下:按个人缴费基数的2.8%返钱,其中个人缴纳的2%全部返还,统筹基金再划拨0.8%。例如,如果缴费基数是6000元,那么每月返钱的金额是168元。
- 35岁-45岁:按个人缴费基数的3%返钱,其中个人缴纳的2%全部返还,统筹基金再划拨1%。例如,如果缴费基数是6000元,那么每月返钱的金额是180元。
- 45岁以上:按个人缴费基数的4%返钱,其中个人缴纳的2%全部返还,统筹基金再划拨2%。例如,如果缴费基数是6000元,那么每月返钱的金额是240元。
退休人员
- 不满70岁:每人每月返97元,原标准是返100元,由于代扣代缴3元大病统筹互助金,所以净返金额为97元。
- 年满70岁: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实际返还金额为107元。
医保返款的影响因素
个人缴费基数
医保返款金额与个人缴费基数密切相关。缴费基数越高,返款金额也越高。
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返款比例不同。35岁以下的返款比例为2.8%,35-45岁为3%,45岁以上为4%。
在职状态
在职人员有医保个人账户且激活状态下才能返钱,退休人员则需要满足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医保返款标准有所不同。例如,北京市70岁以下的退休人员每月返100元,7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月返110元。
医保返款的查询方法
网上查询
可以登录当地社保局或医保局的官方网站,输入个人医保账户信息,查询每月的返还明细。
手机APP查询
下载当地的社保APP,注册并登录后,在“医疗保险”栏目中点击“缴费明细”和“返还明细”查看。
电话查询
拨打全国社保统一查询咨询电话12333,进行人工查询。
现场查询
前往当地社保局或医保局的窗口,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医保卡,工作人员会帮助查询并打印每月返还明细。
医保卡每月返款的金额因个人缴费基数、年龄、在职状态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标准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手机APP、电话查询或现场查询等方式获取。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个人医保账户。
社保医保卡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社保医保卡里的钱是否可以取出来,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当地政策: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取条件
-
特殊情况:
- 出国定居:参保人出国定居,可申请提取医保个人账户余额。
- 死亡:参保人死亡后,其继承人可申请提取余额。
- 跨省转移:跨省转移职工医保关系时,若特殊情况无法转移个人账户资金,可申请提现。
- 应征入伍:参保人员在参保期间应征入伍,可申请将个人账户资金划入本人银行账户。
- 长期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经本人申请,可将个人账户资金划入本人银行账户。
-
部分地区政策:
- 北京:允许参保人将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打到专门的北京银行医保存折中,直接支取现金。
- 其他地区:部分城市允许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将个人账户余额定期打到指定银行账户。
社保卡金融账户资金支取
- 社保卡的金融账户相当于普通银行卡,激活后可以自由存取款、转账。
提取流程
- 准备材料:根据不同情况,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社保卡、出境定居证明、死亡证明等。
- 提交申请: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
- 审核与支取:审核通过后,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将按规定划入指定银行账户。
社保医保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社保医保卡的使用方法如下:
就医结算
- 门诊就医:在定点医院就诊时,出示社保医保卡,可直接进行医保结算,个人只需支付自费部分。
- 住院治疗:住院时,需先支付起付线费用,超过部分按医保规定报销。出院时,医院会与医保部门结算,个人支付自付部分。
购药
- 定点药店:可在定点零售药店使用社保医保卡购买药品,费用直接从医保账户扣除。
信息查询
- 账户余额:通过社保医保卡线上服务平台或相关APP,可随时查询医保账户余额、缴费记录等信息。
- 缴费情况:可查询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缴纳情况。
金融功能
- 银行卡功能:部分社保医保卡加载了金融功能,可作为银行卡使用,支持存取款、转账、消费等操作。
其他用途
- 身份证明:在某些场合,社保医保卡可作为身份证明的辅助证件,如办理银行业务、购买车票等。
- 电子社保卡:通过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可申领电子社保卡,实现线上就医、购药、查询等功能。
社保医保卡里的钱可以用于哪些消费
社保医保卡里的钱主要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和部分非医疗用途,具体如下:
核心医疗用途
-
医疗费用支付:
- 门诊费用: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化验费、药品费、医疗器械费用及医用耗材费用等。
- 住院费用:部分住院费用可通过医疗账户余额进行结算,如起付线以下的费用等。
-
定点药店购药:
- 可在医保定点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如血糖仪、血压计)和医用耗材。
-
家庭共济:
- 部分地区允许将个人账户余额授权给配偶、父母、子女使用,支付他们在定点医疗机构或药店的个人负担费用,或缴纳居民医保保费。
扩展用途(部分城市适用)
-
体检费用:
- 符合医保目录的体检项目,如基础体检、特定筛查等。
-
疫苗接种费用:
- 部分地区允许使用医保账户余额支付流感疫苗、HPV疫苗等预防性医疗费用。
-
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 一些城市允许使用个人账户余额为本人或直系亲属购买与医保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
-
健身消费抵扣:
- 部分省份试点“医保卡健身”,个人账户余额达到一定门槛后,可刷卡支付健身房会员费、游泳券等。
-
支付长期护理险保费:
- 部分地区允许用账户资金缴纳长期护理险,为失能老人储备照护资金。
注意事项
- 定点机构:所有费用必须在医保定点机构或药店支付,非定点机构或非目录内项目不可使用医保账户余额。
- 政策差异: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定期关注当地医保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