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级行政单位,其含义和特征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一个多区域划行政划,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交汇地带,是滦河的发源地。其名称来源于蒙古语“锡林郭勒”,意为“丘陵河”。
二、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锡盟下辖2个市(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9个旗、1个县(正蓝旗)、1个管理区(苏木那木镇管理区)、1个开发区(苏木那木经济开发区),共32个苏木、4个乡、3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61个社区居委会、576个嘎查委员会、278个村民委员会。
三、地理特征
- 自然地理
包含高原、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与沙地戈壁等多样化地形,拥有乌珠穆沁草原、锡林九曲十八弯等天然草场,是天然牧马场和优质羊肉产区,被誉为“亚欧大陆的样板草原”。
- 地理位置
位于内蒙古中部,北接蒙古国,西邻乌兰察布市,南连河北省,东与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交界,边境线长1103公里,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四、历史与文化
-
元朝时期为上都遗址、忽必烈夏宫所在地,是“多伦会盟”发生地。
-
清代设察哈尔都统,民国时期曾改设察哈尔省,1949年后划归锡林郭勒盟管辖。
-
拼音名称中“锡林郭勒”为蒙古语译音,与“乌兰察布”(蒙古语“红色”)共同构成全称。
五、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为锡林浩特市,是全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综上,锡林郭勒盟是兼具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的多区域划行政划,兼具地理枢纽与民族特色。